欢迎访问吉林大学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联系我们 吉大主页

    国家安全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吉林大学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公共外交学院国家安全学讲习班第四讲开课
    发布日期: 2022-11-21  浏览:
  • 党的二十大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布局中突出国家安全工作,明确提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高质量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助力推进学校“三大工程”建设,夯实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基础,探索学科交叉模式,发挥学科特色优势,营造学科育人环境,提升学科发展质量,厚植学科学术底蕴,为构建中国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本土化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撑,吉林大学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公共外交学院推出首期“国家安全学”讲习班。讲习班以“国家安全现代化:体系与能力建设”为主题,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8位顶级专家,聚焦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展开,围绕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依次开讲,打造云端学术盛宴。

    11月17日晚,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王逸舟教授以《国家安全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为题云端开讲,结合相关学术理论与自身的研究经验同全体学员分享了自己对国家安全学研究的最新思考,并针对学员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呈现了一场国家安全学的学术盛宴。

    讲座开篇,立足国家安全学这门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现状,王逸舟教授指出,当前国家安全研究有喜也有忧。2020年12月,国家安全学正式被设立为一级学科,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是中国学科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然而,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仍任重道远,面临着教学积累尚不丰富、学理基础尚不牢固等诸多挑战。他强调,学科建设需要稳扎稳打、扎实前行,如何建立起属于国家安全学独特的学科体系、研究范式,并使其成为一个扎实的学科在国际学界立足,是当今致力于国家安全学研究的学者们应当忧虑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国家安全研究的具体实践层面,王逸舟教授结合现有学术理论与个人研究体会,从“安全化分析”和“层化研究法”两个视角和与会师生探讨了国家安全学研究的方法与角度,分享了思考国家安全学相关问题的经验与心得。

    首先,王逸舟教授指出“安全化分析”的方法在厘清安全的边界与定位上,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发。他提醒全体学员,国家安全研究要警惕“泛安全化”的陷阱,安全研究的泛化会导致决策层面上安全议题优先次序的混乱和资源分配的失衡等众多问题。他通过引入哥本哈根学派的安全化理论并结合具体案例,提示与会师生,主体身份、主体间性和场景设置都是国家在安全化分析和安全评估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国家安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建构主义思维,以动态、多维的视角对安全问题进行分类,以“安全化”与“去安全化”的辩证思维思考国家安全相关问题,以防落入“泛安全化”的思维陷阱。

    之后,王逸舟教授重点提出了国家安全的“层化分析方法”。他认为,国家安全的复杂结构与地质学中岩石经千年的自然作用所形成的斑斓层理十分相像。因此,我们可以参考地质学学科的“层化”观点来推动国家安全学研究体系的建立,以避免对多种领域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时可能产生的简单化、单一化现象,并确保能够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和研究规律分析国家安全问题。同时,他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学术研究经验,指出在历史纵轴和各国横轴中对传统主权范畴进行分类的实践、美国长期以来海洋行为的复杂实践分析和中国新时代大国外交能力的“金字塔”结构构建,都是“层化分析”在实际研究中的具体体现。王逸舟教授强调,在学术研究中一定要看到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性,未来的国家安全研究一定是建立在多样化、多元化、多色彩基础上的百花齐放,“层化分析”将大有作为。

    通过王逸舟教授的讲授,与会师生对国家安全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均表示受益匪浅,并在学科建设、理论建构、研究方法、学术共同体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王逸舟教授一一做出了细致而全面的解答。

    针对吉林大学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邹老师关心的“国家安全学能否在短期内发展凝炼出具有高解释力的综合性理论”这一问题,王逸舟教授指出,国家安全学宏大理论的建构在短期内完成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从多元的小理论开始构建,每位学者可以根据自身所擅长的领域发掘建立不同的理论,就像地质层化的丰富结构一样,用宏观、中观、微观理论共同构筑起学科理论的“金字塔”。

    在回答中南大学王老师有关“国家安全学学术共同体建设”的提问时,王逸舟教授指出,在国家安全学研究中,除了要研究某些专门领域,如核安全、生态安全和政治安全等,还一定要研究总体结构的关系,即学科之间的共同话语、共同知识。他强调,建立起联系学科内部不同领域和支点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至关重要。方法论、本体论的关键方法和学科的关键命题,都是会对不同领域具有一定引导性的重要基础知识。所以,我们既要“形而下”,研究具体问题;也要“形而上”,寻找联系问题之间的桥梁性话语和核心命题。这个过程任重道远,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学者的共同努力。

    在回答来兰州大学郭同学有关“新安全格局”的问题时,王逸舟教授指出,我国强调的安全观是发展与安全相协调、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相协调的安全观。同时,新安全观一定是动态的,不同种类的国家安全从不同的领域构成了新安全格局的综合体。随着国际格局和国家发展阶段的变化,安全议题也一定是不断更新变化的。他鼓励有志于投身国家安全研究的师生,一定要在对安全观进行持续跟踪研究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构建符合时代解释力的理论。

    针对伦敦大学学院袁同学关心的“如何把西方的安全理论与中国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发展出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理论”的问题,王逸舟教授回答道,西方国际关系和安全理论是一个很庞杂的系统,不可将其单一化、静态化和格式化;而中国特色也绝不是一个颜色的中国特色,而应该是多元、多版本的。在各种文化的理论相互借鉴、吸收的过程中,我们应能够在“各美其美”地讲好自身故事的基础上,做到“美人之美”,即了解、欣赏他人之美,只有如此,“美美与共”才会最终实现。

    讲座由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院长肖晞教授,吉林大学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副院长、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郭锐教授共同主持。

    正式开讲前,肖晞教授对主讲人王逸舟教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肖晞教授指出,王逸舟教授作为众多国关学子的引路人,在致力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同时,积极引进新的理论范式,并通过不懈的学术创新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讲座最后,肖晞教授表示王逸舟教授的分享令人豁然开朗,为国家安全学的思考打开了一扇窗。国家安全学的研究方法、理论范式等基础性问题仍需进一步厘清,国家安全学的理论边界仍需不断探索。在交流中,肖晞教授深情回忆了王逸舟教授的谆谆教导,她表示,王逸舟教授作为师者对学生的殷切期盼与真挚鼓励,作为学者敏锐而开放的思考力和洞察力、持之以恒的研究精神和学术热情,为国家安全研究、国际关系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值得我们后辈学者的钦佩和尊敬。

    郭锐教授作为本讲与谈人进行了交流发言。他表示,王逸舟教授的讲授引经据典、文理交融、深入浅出,为本期讲习班贡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同时,通过此次讲座真切地感受到了王逸舟教授思想之深刻,治学之严谨。王逸舟教授将“层化分析”的新思维引入到国家安全研究,令人耳目一新,让与会师生进一步领悟到了学科融合的乐趣和精髓所在。

    最后,王逸舟教授寄语青年学者,要勇于投身多样化的研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特长,以敢于探索的勇气和创造力发掘国家安全研究的真善美,推动中国国家安全学不断发展、前进。

    讲习班开班以来,收获了数千名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参与。本讲中,有来自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公共外交学院以及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百余名师生齐聚云端,社会反响良好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