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发挥高校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的学科优势,继2022年11月首期讲习班《国家安全现代化——体系和能力建设》、2023年4月第二期讲习班《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与素养——院士共话发展与安全》、2023年11月第三期讲习班《新时代维护国家“五大安全”—— 东北使命与担当》成功推出后,2024年12月吉林大学隆重推出第四期“国家安全学讲习班”。本期讲习班以《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邀请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授课,持续聚焦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共同推动中国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探索与建设。
12月26日晚,讲习班第四期第五讲开课。国际关系学院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李文良教授以《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框架构建》为主题,提出了以“问题→过程→结果”为核心的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框架,深刻阐述了构建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框架的方法及其重要性,为全体参会学员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首先,李文良教授从国家安全逆化概念讲起,将国家安全界定为“一个国家免受各种干扰、侵蚀、威胁和颠覆的状态和能力”。他指出,这一概念包含着“危险和威胁”、“被免除”以及“国家安全”三个关键因素。从上述关键因素当中,李文良教授推理出“问题→过程→结果”的逻辑关系,以及这一逻辑关系当中所涵盖的研究国家安全学理论的两种路径——结果导向和问题导向。
随后,在国家安全问题导向基础上,李文良教授详细介绍了在“问题→过程→结果”框架下构建的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他细致地分析了国家安全问题、国家安全认知、国家安全体系、国家安全能力、国家安全行为和国家安全极限等核心概念。就国家安全极限而言,他指出,当国家追求作为结果意义上的国家安全时,只能实现相对安全而非绝对安全的状态和追求共同安全的理性选择。因此,作为一种状态和理性选择,相对安全是国家安全极限的核心要义,共同安全是国家安全极限的应有之义。
在谈到国家安全问题时,李文良教授认为,国家安全问题不是原生的而是衍生的,即国家安全问题不能发端于自身,而是由其他问题演化而生的。其后,李文良教授还提到了“安全临界值”是理解上述问题的关键。他指出,安全临界值是指某一问题由原属性转化为安全属性的边际点,危险和威胁是其量化指标,当危险和威胁指向个人或组织利益时,称为个人或组织安全临界值;当危险和威胁指向国家利益特别是核心利益和重大利益时,称为国家安全临界值。
最后,李文良教授对国家安全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定位进行了阐释。他指出,国家安全学专注于国家安全问题及其相关的国家安全现象和规律,涵盖了政治、军事、社会、信息、经济、金融、生态、生物、资源、战略、管理、法律、公安、工程和技术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在国家安全问题这一“共同存在的属性”节点上相互交叉组合。因此,可以认定国家安全学是一门交叉横断学科。
讲座由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隋建利教授主持。
正式开讲前,隋建利教授就讲习班开班初衷、筹备情况、社会反响以及李文良教授基本情况等向与会人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向李文良教授以及全体与会学员表示了热烈欢迎与由衷感谢。讲座最后,隋建利教授表示,李文良教授的讲座内容详实深入,毫无保留地从国家安全逆化概念的逻辑内涵、国家安全基础理论框架的逻辑出发,深入阐述了国家安全基础理论逻辑分析,对于国家安全学的师生在未来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引导价值。
本次讲座吸引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相关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参与,二百余名学员齐聚云端,产生了良好热烈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