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上午,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东北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巴殿君教授应邀就研究报告的选题与写作同公共外交学院、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师生进行学术座谈。座谈会由肖晞院长主持,学院与研究院师生、我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参与了座谈。

座谈会上,巴殿君教授结合自身科研经验,从研究报告的服务对象、选题技巧、写作要求等方面同与会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他指出,研究报告是为了解决国家重大问题提供的决策参考,因此,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有较高的政治站位,要站在人民的角度上,想国家之所想、写群众之所需。与学术论文不同,研究报告要求文风简洁明晰、内容高度凝练,要在有限的篇幅中体现深度思考,兼具“远见”“洞见”和“高见”。巴殿君教授强调,研究报告的写作重在真实客观、问题导向明确,并鼓励与会师生深入调研,多看多想,凝练问题意识;全面把握情况,用事实说话,要接地气。

肖晞院长在交流发言中感谢巴殿君教授见解独到、极具指导性的分享。她指出,在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中,巴殿君教授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开展调查研究的精神值得在场所有师生学习,与会师生要通过日常积累与学术交流增强问题意识,深入调查研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培养敏锐的学术触觉。




会上,与会师生就问题意识的培养、写作视角的转换、对策方案的提出等写作过程中的难题与巴殿君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与会师生提出的问题,巴殿君教授耐心地一一作出回应。座谈会气氛热烈,现场交流互动频繁,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对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