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布局中突出国家安全工作,明确提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高质量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助力推进学校“三大工程”建设,夯实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基础,探索学科交叉模式,发挥学科特色优势,营造学科育人环境,提升学科发展质量,厚植学科学术底蕴,为构建中国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本土化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撑,吉林大学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公共外交学院推出首期“国家安全学”讲习班。讲习班以“国家安全现代化:体系与能力建设”为主题,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8位顶级专家,聚焦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展开,围绕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依次开讲,打造云端学术盛宴。

2022年11月9日,讲习班第一讲开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一级警监,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安全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警察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程琳以《加强“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及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为题,为全体参会学员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



讲座开篇,程琳老师就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涉及国家安全的专题内容展开,详细介绍了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基本情况,对我校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情况予以充分肯定。他认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非常强,是指导我们研究建设“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必须学习贯彻始终的指导思想。要充分认识设置“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重大现实意义及历史意义,既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构筑国家安全人才基础,夯实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战略举措,也是立足我国国情、顺应发展和安全的必然选择,并为全面加强“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奠定制度基础,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不断推进我国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他提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统领指导“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建设。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上升,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挑战相互叠加,国家安全形势将更趋复杂严峻,我国国家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国家安全学”研究要根据国家和社会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研究解决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他提出,必须牢固树立维护国家安全的危机意识、紧迫意识、责任意识,积极大胆地创新“国家安全学”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处理好特色与共同的关系,从理论性、基础性、逻辑性、体系性、学术性、特殊性上构建独具特色的学科理论体系及学科架构体系。认真扎实地抓好“国家安全学”人才培养,科学制定培养方案,在立德树人和培养人才特色及能力上下功夫。同时,详细介绍了国家安全学各个二级学科的学科内涵、研究范围、相互关系等内容。
讲座由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院长、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院长、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肖晞教授,吉林大学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副院长、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郭锐教授共同主持。

正式开讲前,肖晞教授就讲习班开班初衷、筹备情况、邀请专家等向与会人员一一介绍,同时详细介绍了本讲主讲人基本情况。

郭锐教授作为与谈人进行交流发言,同时感谢主讲人为参会师生上了一堂思想开阔深邃、知识容量充沛、极具战略高度、语言生动流畅、令人意犹未尽的云端公开课。

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公共外交学院师生、国家安全学相关专业校内外师生600余人报名参加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