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乌克兰战事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对俄罗斯动用了有着“金融核弹”之称的制裁条款——将俄罗斯金融机构剔除出“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系统(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SWIFT)。SWIFT制裁实施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讨论和争议不绝于耳。有观点认为,美元体系可能会受到影响,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Ⅲ”的讨论备受瞩目。SWIFT制裁为什么会被冠以“金融核弹”之名?西方集团对俄罗斯动用这一“非常规武器”,对俄罗斯经济产生了何种冲击?从长期来看,又将对全球经济尤其是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什么影响?这对中国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文的逻辑主线。
为何将SWIFT制裁喻为“金融核弹”?
就本体和喻体的特性而言,尽管将SWIFT制裁喻为“金融核弹”这一类比略有夸张,但也算较为贴合——如果将SWIFT制裁与核武器的性质与特点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就不难发现:二者都属于威力惊人、不宜轻易使用的“非常规武器”;其共同特点是操作难度大、流程复杂,更重要的是“战损”不易控制且极易伤及自身(包括盟友)。因此,在逻辑上二者都存在“使用悖论”,即最佳使用策略是不使用,威慑胜过实战。
核武器作为破坏力极强的终极武器,迄今为止仅有一次在实战中被使用的案例,即美国于1945年8月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的两颗原子弹。核武器从问世的那一刻起,就充满了争议。抛开在道义和伦理等方面的争议不谈,仅从技术层面来看,核武器之所以很难登上战争舞台,是因为很多特定的原因——比如研发门槛极高、日常维护和管理费用是天价、战场投送能力有极为严苛的约束等等。更重要的是,核武器的战损难以像常规武器一样精准,其对于非军事目标以及自然环境的巨大破坏,往往可能产生难以预料的外溢效应,进而给核武器的使用方带来高昂的直接和间接成本。
SWIFT制裁在性质上,与核武器的确有相似之处。SWIFT是最为重要的全球支付结算基础设施之一,专业说法是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全球金融基础设施。如果将金融比作在不同“组织器官”(国家)之间“传输养分”(便利交易)的“血液”(媒介),那么SWIFT无疑就是众多血管中的“主动脉”——对于任何一个人体组织而言,血管堵塞便意味着器官衰竭。在全球经济高度金融化的当今时代,不难想象一个开放经济体中断与全球金融体系的联系将会是何种场景。由于历史原因,作为全球金融体系主导方的美国,掌握着包括SWIFT在内的众多关键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控制权。一旦美国行使SWIFT制裁,就相当于在货币金融层面对被制裁国和全球金融体系进行物理切割,这对于被制裁国的打击是系统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这也是SWIFT制裁被冠以“金融核弹”的重要原因。
通常情况下,一国金融机构的全球交易网络极为复杂,这就使得SWIFT制裁实施起来往往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与核武器类似,一是可能对使用方自身造成负面冲击;二是“战损”不易控制,往往会伤及无辜。近年来,滥用金融制裁已经成为贴在美国身上的一个显著的标签,显然这对于美国的国家信用是一种贬损和透支。而此前美国对伊朗实施的金融制裁(包括切断伊朗银行与SWIFT系统的联系),便对欧盟主要国家与伊朗的能源贸易产生了冲击,欧盟国家为此还推动了替代美元支付结算的新系统。这些都是组织投掷“金融核弹”的美国,不希望看到但又不得不承担的成本。此次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也将面临类似的问题。
掷向俄罗斯的这枚“金融核弹”威力几何?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评估SWIFT制裁对俄罗斯以及全球经济的影响:
首先,对俄罗斯而言,西方国家对其实施SWIFT制裁缺乏出其不意的效果,因此战术价值和战略意义都打了折扣。一方面,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围绕乌克兰问题已经展开了多轮博弈。美国更是以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为借口,对俄罗斯实施了诸多经济制裁。这些措施尽管对俄罗斯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并未对原本就处于美元体系边缘的俄罗斯产生颠覆性影响。相反,却给了俄罗斯足够多的时间进行“压力测试”,即如何在美国的经济制裁下维持经济体系的运转。据说俄罗斯已经就“断网”这一极端情况进行了情景模拟与应对演练。俄罗斯对于货币金融体系的隔离打击也有应对预案——俄罗斯宣布能源出口使用卢布结算这一策略,不仅对冲了美元结算通道被堵塞的负面冲击,还支撑了卢布汇率,这使得“金融核弹”的战略意义与价值大幅下降。
其次,从“核当量”上来说,2022年3月初实施的SWIFT制裁仅仅是一次试探性核爆,而并非是战略性“核攻击”,其象征意义更大。由于美国主导的西方集团并未将全部的俄罗斯金融机构纳入SWIFT制裁的范畴,这相当于并未完全堵塞俄罗斯与全球金融体系连接的管道。为何有所保留?有分析指出,这是因为俄罗斯不同于伊朗和朝鲜,其对于欧洲的能源安全有着重要影响。一旦完全掐灭俄罗斯使用美元的支付结算通道,将对欧盟国家从俄罗斯的能源进口产生负面影响,并对国际能源价格产生冲击。显然,这不符合欧盟国家的利益。策划操刀的美国也不得不顾及欧洲盟友的现实关切,进而在对俄罗斯的首轮金融“核打击”时留有余地。
从过去两个多月的情况来看,美国对俄罗斯掷下的这枚“金融核弹”产生了何种影响呢?从短期来看,全球金融市场、国际能源市场以及相关国家的经济走势已经给出了答案。卢布汇率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大幅波动,国际能源与部分农产品价格暴涨,欧洲国家不得不吞下通胀的苦果。这些企业、民众以及政客们的阵痛,能够很容易地从冰冷的统计数据中被感知到。我们不妨把时间的轴线拉长,深入挖掘这一标志性事件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的更加重大和复杂的影响。
正如核武器将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避免的破坏一样,美国炮制的这枚旨在制裁俄罗斯的“金融核弹”也将对美元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冲击,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美元的信誉造成持续伤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彻底摆脱了黄金锚的束缚,美元霸权在牙买加体系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但美国官方从不承认美元霸权是一种制度性霸权,而力推“美元的支配性地位是全球金融市场自发选择美元作为计价与结算货币的结果”这一观点。康纳利那句著名的“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成为表述美国官方对美元霸权认知的经典。
但事实上,美元霸权是一种典型的制度性霸权,而制度塑造的主动权则牢牢掌握在美国自己手中。一般来说,大宗商品的美元计价机制、全球贸易与投资的美元结算系统这些制度安排,都是支撑美元霸权的基石。制度经济学研究早就指出,世界上不存在绝对中性的制度,即任何一种制度安排对不同群体的影响一定是有差异的。美国在享受这种制度红利的同时,也具有了通过调整制度安排影响甚至左右他国命运的能力,这正是美国频频挥动金融制裁大棒的制度根源。然而,美元的制度性霸权以美国的国力和美元自身的信誉为基石,美国国力的相对下降和美元信誉的贬损,都将加速美元体系走向终结的进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美国对俄罗斯实施SWIFT制裁,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极具标志性的历史事件。这是20世纪90年代金融全球化进程全面加速以来,全球第一大经济体首次对另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大国采取极端的金融制裁。尽管俄罗斯经济总量的全球占比甚低,但俄罗斯是重要的能源和粮食出口国,其地缘政治影响力和军事能力更毋需多言,美国此举无疑将对全球经济秩序产生重大冲击。从长期来看,如果俄罗斯这样的大国都能够成为美国实施金融“核打击”的目标,那么试问在理论上还有哪些国家能够在美元的制度性霸权中获得绝对的安全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这场金融“核打击”的亲历者和旁观者或许都在暗自忖度,获得绝对安全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国际货币制度的重新建构。事实上,讨论美元体系重构的声音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始终不绝于耳。近期,瑞信分析师、前纽约联储专家Zoltan Pozsar提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Ⅲ”这一观点再次引发热烈讨论。其认为,全球对大宗商品的储备需求将上升,这可能会取代对外汇储备的需求(美国国债和G7国家国债),现行的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重构。美国东部时间5月16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最新一期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全球买家在2022年3月总计抛售了高达973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据BWC中文网的统计,中国、日本、卢森堡、瑞士、巴西、新加坡、韩国、挪威、沙特、荷兰、以色列、澳大利亚、菲律宾、科威特、瑞典、阿联酋、意大利、越南、波兰等至少19个国家在3月不同程度地抛售了美国国债;其中作为美债最大海外持有者的日本在3月抛售了高达739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持仓至1.2324万亿美元,为2020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日本也因此成为美债最大做空者。
如果“布雷顿森林体系Ⅲ”成真,那么当前按下金融“核打击”按钮的美国,摧毁的是什么呢?
这场金融“核打击”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在全球经济高度一体化的今天,没有国家和企业能够在任何具有全球意义的典型冲击中独善其身。中国作为已经高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尤为如此。如何从中国的视角理性审视美国对俄罗斯启动的新一轮金融制裁,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严肃问题。抛开唇亡齿寒的战略智慧不谈,从经济金融层面来看,至少我们能够得到以下三点观察:
第一,金融安全即国家安全,构建和完善中国的金融安全体系已刻不容缓。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随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安全体系、有效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极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与俄罗斯情况不同的是,中国已经深深融入了国际金融体系,作为美元体系的重要参与方,中国与美元体系“脱钩”的成本更高,因此一旦面临类似的威胁,其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无疑更大。俄罗斯可以利用资源出口这一特定优势,弱化“金融核爆”的冲击;中国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趋利避害,则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摸索创新。
第二,俄罗斯应对SWIFT制裁的举措及其效果,为我们近距离观察金融“核武器”的效果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样本,密切评估事态发展并以“换位思考”的方式理性推演、着手布局应当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虽然此前美国曾对伊朗实施过类似制裁,但伊朗的经济体量和全球影响力尚不足以与俄罗斯相提并论。美国的金融制裁对俄罗斯而言是一场严峻的压力测试,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大国,也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
一方面,各国将不得不疲于应对金融“核爆”可能带来的外溢冲击,例如,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小麦等主要农产品可能的短缺以及主要货币汇率的大幅震荡等等。另一方面,各国尤其是中国需要为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做好应对预案。系统性风险既有可能以此次金融“核爆”的次生灾害的形式出现,如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叠加其他因素后诱发区域乃至全球性危机;也有可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押着与对俄制裁相同的韵脚、换个主角再次上演。无论是哪种情况,做好极端情况下的应急预案都十分必要。
第三,现阶段对中国而言,在制度层面挑战美元霸权不是一个好主意,从技术层面寻找突破,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努力的方向。美元体系的形成非一日之功,而中国经济与美元体系的深度捆绑,使得中国早已成为美元体系的内生变量。因此,在制度层面重构全球货币金融体系,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听起来很美但缺乏可操作性,或者说成本和代价极其高昂的战略选项。中国应对美国可能采取的任何金融遏制举措,都需要在这一大背景和约束条件下寻找出路。既然在制度层面难以有所作为,那为何不从技术层面尝试一下呢?
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新一轮产业革命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从金融层面来看,传统金融业态正在科技创新的催化下,发生着剧烈的变化,金融业态正在重构,货币的形态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新技术的出现必将催生新的基础设施和新的制度架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红利已经高度固化,但科技红利则充满想象。把握技术创新带来的红利,在全新的数字金融和数字货币领域构筑市场优势、治理优势和制度优势,将成为走出传统困境的重要通道。
在国际货币金融制度的大国角力中,中国应当在封闭零和的存量博弈中“内卷”,还是在开放正和的增量博弈中寻求均衡解?答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
把握变化,赢得未来,当为上策。
图文来源:大湾区评论